政確不會毀了遊戲,大資本才會──專訪《電玩即政治》作者瑪麗亞姆・迪特 政確不會毀了遊戲,大資本才會──專訪《電玩即政治》作者瑪麗亞姆・迪特 當遊戲變得無聊,與其將戰犯指向政治正確(簡稱政確)風潮,瑪麗亞姆・迪特(Marijam Did)認為真正應該關注的,是遊戲產業壟斷和過度集中所造成的傷害。圖為在日本成田機 場,一名旅客走過展示任天堂經典遊戲角色瑪利歐的宣傳看板。(攝影/Eugene Hoshiko/ AP Photo/達志影像) 「政治正確」正在毀了遊戲嗎?遊戲充滿bug(程式漏洞)、未完成就推出、變得愈來愈無 聊,玩家們到底該怪誰? 來自立陶宛的遊戲評論家瑪麗亞姆・迪特(Marijam Did)在她的新書《電玩即政治:駕馭 改變世界的電玩之力》中毫不避諱:玩家們真正該打的仗,不是針對「遊戲呈現了什麼內容 」,而是「遊戲是怎麼做出來的」。 -- 瑪麗亞姆・迪特是徹頭徹尾的遊戲圈內人。她是英國遊戲產業工會(The Independent Work ers Union of Great Britain [IWGB] Game Workers Union)創始成員之一、在《衛報》( The Guardian)寫遊戲評論,更是一間金獎電玩工作室的行銷總監。 -- 對迪特來說,遊戲與她生命中最美好的記憶連結。童年時代,她玩《毀滅戰士》(Doom)、 在《雷神之鎚》(Quake)裡大殺四方,電玩是她與不善言辭的父兄連結的窗口,也是文化 與階級矛盾的縮影。 迪特在後蘇聯時代動盪的經濟氛圍中成長,金融海嘯讓她家成為英國的經濟移民。青少女時 期她在咖啡店打工、與十幾位東歐移民們合租度日,她從年少便理解:「富人總能毫無代價 地持續有錢,窮人卻得為富人的錯誤買單。」她在大學參與左派政治社群,與無政府主義者 、工會、難民組織一起倡議,奠定了對階級與資本的深刻批判立場。 2016年,她注意到電玩產業的全球收益即將超越了音樂和電影的總和,卻仍被主流媒體邊緣 化,於是她開始寫遊戲評論;2018年,遊戲圈掀起史上頭一遭的工會運動(Game Workers U nite),她加入行動,和數百位從業人員對話、了解產業內部情況;也關注全球其他工作者 在Twitter(現為X)上的分享。 從倡議者、行動者,到成為產業內部的觀察者與批判者,迪特親眼看見創意如何和預算、進 度需求、及高層決策反覆對撞,奠定了她的論述基礎。迪特以《電玩即政治》大膽闢出觀點 :當玩家們覺得遊戲愈來愈不好玩,針對「遊戲角色、內容、主題」抗議恐怕是見樹不見林 ,跟著「金錢流向」走,才能直搗黃龍。她指出產業底層更關鍵的問題:玩家真正的不滿, 來自遊戲產業極端壟斷與壓榨的機制,遊戲要變好,需要勞權、民主決策、反壟斷等更根本 的結構變革。 以下為與《電玩即政治》作者瑪麗亞姆・迪特訪問紀要。 遊戲產業中的政治與權力流變 《報導者》(以下簡稱「報」):作為玩家,我們為什麼應該意識到遊戲與政治密不可分? 瑪麗亞姆・迪特(以下簡稱「迪」):政治歸政治,遊戲歸遊戲的說法,早就過時了,政治 無所不在──尤其是談到錢。遊戲是一個建立在巨大利潤之上的娛樂產業,如今,玩家社群 和遊戲公司間屢屢爆發衝突,玩家反對遊戲中的逼課機制、類賭博設計,群起反抗,這是政 治。此外,現在也能看到政治人物為了自身利益參與遊戲社群、激化民眾;遊戲公司會遊說 政治人物,希望獲得稅收減免、放寬賭博機制法規,積極地與政治權力互動與溝通。 有些人認為,只有討論遊戲主題、角色或劇情時,才會觸碰到政治──拜託,那只是整個脈 絡裡非常小的一部分!在我看來,流行文化往往跟隨現實中的政治角力:遊戲裡有更多女性 、多元角色呈現,是因為現實中有堅實的社會運動、女權抗爭,然後遊戲公司才把這些內容 「資本化」,拿來包裝銷售。 報:在台灣,一些玩家會批評遊戲產業裡的DEI(多元、公平、共融,Diversity, Equity, Inclusion)政策,認為那是一種新風潮,並且持反對立場。你能否和我們談談遊戲產業中 追求多元性的歷史脈絡? 迪:我在書裡有提供一條清楚的時間軸,描繪遊戲產業中「誰有權成為遊戲創作者」的演變 。 二戰時,大量男性上戰場,科技業的程式工作大部分由女性負責,當時寫程式被視為需要高 度細緻與耐性的工作,人們憑刻板印象認為「只有女性適合做這種事」。後來出現轉變,科 技業爆發式成長後需要招聘大量員工,標準化的職業性向測驗出現──最有名的案例是IBM 旗下部門委託心理學家坎農(William M. Cannon)和佩芮(Dallas K. Perry)設計的程式 設計師職業興趣量表,調查對象有1,378人,但其中只有186位是女性。調查結論是:喜歡寫 程式的人通常內向孤僻、不喜歡與人接觸──而當時大眾普遍認為女性比較喜歡和人互動, 於是,「程式設計師」等於「孤僻男性」的形象突然從天而降,這些結論也套用在遊戲業上 。 1971年發行史上第一款商業發行電玩的遊戲公司雅達利(Atari),一開始的客群不分男性 與女性,但他們後來有意識地用性別歧視的方式行銷,舉例來說,他們在辦公室裡辦色情攝 影棚,還把大型機台以胸部豐滿的女祕書為名。後來1983年遊戲產業經歷大蕭條,經費有限 ,公司瞄準的客群就要更針對,當時美國電玩產業工作者已變得幾乎都是年輕男性,並全力 製作瞄準年輕男性的遊戲。 1990年代,掀起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革命的《毀滅戰士》橫空出世,某種程度上對女性玩家造 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。它的玩法非常創新,加上陽剛味十足的視覺風格,塑造出遊戲玩家等 於「軍武系男孩」的形象,美國國防部甚至開始投資遊戲產業,開發出一整代的射擊遊戲。 但後來遊戲開發成本下降,個人電腦普及、遊戲開發引擎授權變便宜,於是2000年代末期出 現「獨立遊戲革命」,「誰能創作遊戲」民主化了,一些原本無法進入這領域的族群,如今 可以做出成功的作品,由女性、LGBTQ、非白人創作者製作的遊戲廣泛出現在市場中。 2014年「電玩門(GamerGate)」爆發,互相攻擊的兩方一邊是喊著「政治不要介入遊戲」 的男孩們,一邊則主張「遊戲該屬於所有人」。當時玩家和玩家、開發者與玩家互相攻擊, 我看出一個盲點──「男女對立」這類討論永遠不會有出口,這裡缺乏唯物主義的分析,關 注誰從這場文化戰爭中得到了最大好處?答案是:遊戲公司,他們反而藉此擴張了自己的產 品數量與市占率。 在表面的「多元」之外,關注遊戲產業的勞動幕後 報:那你對現在那些大型遊戲公司加入多元角色、LGBTQ角色的做法有什麼看法?你覺得這 算是一種進展、還是只是一種手法? 迪:確實社會如今對LGBTQ+有更多認知與理解,人們願意出櫃、自豪地表達自己的身分,女 性也更有自信講述自己的敘事。我認為人們會觀察自己身邊的世界,重現到他們製作的遊戲 裡。 但讓我厭煩的是,這類角色在遊戲裡總是被塑造成完美形象:「強大的女性」、或「很酷的 同性戀」,但作為女性玩家我可能更能和男魯蛇角色共鳴,我其實想看到會犯錯的女人。現 在很多這類角色的存在沒有什麼實質理由,只是為了讓製作公司在「多元」清單上打個勾勾 ,玩家是感受得出來的。我唯一的希望是──我們現在所說的「多元」,未來真的能夠變得 真正多元。 我一直覺得困惑,玩家常把放入這些角色的責任歸咎於某一位編劇、某一個開發團隊,但事 實是,遊戲公司才是決策者,他們知道塞入什麼內容可以吸引受眾、進而賺錢,對吧? 事實上我們應該都同意,如果編劇寫得好,不管什麼角色都可以成立。但如今很多情況是, 寫得平庸的劇情、美術,搭配極度利益導向的製作邏輯,與缺乏創意的行銷操作,最後作品 就推出。 在我看來,真正應該關注的,是遊戲產業壟斷和過度集中所造成的傷害。現在遊戲產業幾乎 由6間大型公司主導──索尼(Sony)、任天堂(Nintendo)、Valve(世界上最大電子遊戲 平台Steam母公司)、騰訊、微軟、Apple,惡果就是遊戲故事愈來愈樣板、開發方式制式化 ,實驗性作品不被鼓勵。它造成更爛的工作條件、遊戲售價飆高,甚至連行銷策略都變得保 守。遊戲公司只是觀察文化趨勢、資金流向,然後試圖複製他們認為的「主流流行文化」。 想要讓比較小眾、在地化的遊戲獲得資金支持,幾乎不可能。此外,關於遊戲機制的創新更 已經完全停滯了。 大型工作室、3A遊戲公司讓員工加班爆肝,推出充滿bug的遊戲,只想榨乾IP價值、縮減成 本,一切都是為了季度財報好看。我直說了:指望這些由幾千人組成、靠血汗生產的大型工 作室,能提供什麼在政治或文化意義上「真正美好的東西」,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期待。 對我們玩家來說,真正該打的仗,不是關於「遊戲呈現了什麼內容」,而是「遊戲是怎麼被 做出來的」。事實上這兩者互相影響。如果遊戲的製作過程不再需要這麼多血汗與代價,如 果它是由開源軟體、或是由不同團隊跨界合作產出,那麼最終自然會產出更有趣、更真誠的 作品。 報:那我們該怎麼改變現狀?畢竟現在整個產業的權力都集中在那些大型公司手上,我們有 辦法改變這個事實嗎? 迪:當然可以。如果有一家公司同時掌握了「權力三角」──製造硬體、經營販售平台、以 及負責發行與開發遊戲本身──那它基本上就是無敵的。而現在壟斷遊戲業的這6家公司幾 乎全都掌握了這個權力三角。現在歐洲正在對Meta等社群平台採取反壟斷措施,我覺得也應 該針對這些遊戲公司與硬體公司行動。 再來,工會運動是極其重要的。2018年時,遊戲產業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像樣的工會,但現在 ,全球都有遊戲工會組織,甚至有些國家有好幾個,這是非常驚人的變化。掌握權力的工作 者,能迫使管理階層做出更經過深思、更負責的決策。現在已可看到工會不再只是「被動防 禦」,幫大家爭取資遣費、抵抗裁員,而是開始主動發起行動、提出訴求,發動各種倡議。 此外,遊戲開發者和玩家其實是在同一條船上,他們也希望把遊戲做到最好,但問題是他們 被設下各種限制、被扼殺創作自由的公司高層所控制。所以,永遠要支持遊戲開發者,也可 以多去了解一下購買的產品背後的工作環境,跟創作者保持對話。 我個人的「最終魔王級目標」,就是希望遊戲軟體開發者能主動與那些遊戲硬體業的勞工建 立連結,想出更永續、更負責的產業模式。 拒絕資本壟斷做出「無聊」遊戲的在地行動建議 報:您現在是遊戲產業勞工中的一員,能否談談最近業界有什麼值得關注的變化? 迪:整體來說,遊戲產業的氛圍都很糟。疫情那幾年,大家都被困在家裡玩遊戲,所以遊戲 銷售暴漲,很多公司大量招人。但疫情過後熱潮不再,光去年(2024)就有超過萬人失業, 公司也停止開新職缺。另外,獨立遊戲圈正經歷20年來最慘時期,以前做個簡報就可能籌到 百萬美元來做遊戲,現在連做出demo(試玩版)都不夠,得把整個遊戲做出來,也許才會有 公司願意簽約。 我觀察,今年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上任後展現對大科技企業的偏好,助長了一種 信仰:覺得遊戲產業的未來是靠AI工具、只需要更少的人力完成──現在真的有一些遊戲因 此獲得資金。但我推測,最後結果要不是遊戲做不出來,要嘛就是產出一堆粗製濫造的垃圾 ,而大量資金正流向這一塊,這是未來很大的隱憂。 報:您談到了高度壟斷的遊戲產業現況,那作為消費者,我們到底該怎麼做?試圖抵制有用 嗎? 迪:很多抵制運動都是自我投射,我們在網路上說「我不會買這款遊戲」,好像要塑造一種 「我有道德意識」的形象,但本質上這些行動是做給自己看的。從企業層面來說,這類抵制 幾乎是最沒效果的抗議方式之一,甚至有時變成對開發者的霸凌,我認為要非常小心。我們 常說「在資本主義底下沒有道德消費」,你不太可能單靠消費行為就去改變整個產業,所以 更重要的還是參與真正的制度變革與政治行動。 所以如果我可以給個建議,那就是:每個人都做一點點,就足夠了。你可以推薦當地的電子 遊樂場能不能進一些由小型工作室製作的遊戲。或者,如果集結夠多人,也許可以寫信給某 款遊戲的團隊,請命希望創作者獲得更好的報酬。你可以從非常小的事情開始,從非常在地 的地方著手。不需要覺得自己現在就要改變整個世界,那反而會讓你失去所有動力。 遊戲之所以美好,是因為我們可以真的「活在」裡頭,實現我們最深層的渴望,訓練恐懼、 焦慮,或經歷難以置信的體驗,這些體驗真的會改變我們。遊戲更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社 群感,這裡有太多東西值得捍衛。我們應該問:我希望遊戲產業是什麼樣子? 我相信,這個產業不必被6間公司壟斷,不需要虐待它的工作者,也不必不停地製造那些「 換個皮」的遊戲。 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everything-to-play-for-author-interview-marijam-did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118.166.24.25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C_Chat/M.1751969718.A.16E.html
Xavy: 原來apple也有主導遊戲啊 07/08 18:18
mark0912n: 蘋果問號 07/08 18:20
egg781: 市場機制 07/08 18:20
SinPerson: 那政確結合資本呢 07/08 18:21
mark0912n: 放個網易都比蘋果合理 07/08 18:22
ga2006484375: 那這個加上這個 07/08 18:22
uranus013: 我也是從小地方開始 例如不要買大資本強推的DEI遊戲 07/08 18:23
johnli: 但政確都先找大資本寄生啊 07/08 18:23
hutao: 任跟V社又中槍了,劃重點:她在大學參與左派政治社群 07/08 18:23
jerry00116: 問題是現在連樣板都搞爛了啊,刺客教條一路過來不就是 07/08 18:23
jerry00116: 最好的證明 07/08 18:23
jerry00116: 你現在連樣板都做不好然後說是因為沒有創新,不是內容 07/08 18:23
jerry00116: 的問題,這才是反了吧 07/08 18:23
ShaShoukun: 最好,明明就硬要政確變無聊的好嗎 07/08 18:23
egg781: 政確要素對遊戲還是有影響,他影響遊戲劇情甚鉅 07/08 18:24
Lizus: 看人啦 大資本也有好遊戲 小資本也有爛遊戲 最終還是看有 07/08 18:24
Lizus: 不有趣 07/08 18:25
shoiguang: 轉移炮火而已 都是資本的錯 標準左 07/08 18:25
twosheep0603: 重拳出擊大資本 對大資本究竟強推什麼狗屎輕輕放下 07/08 18:25
egg781: 出戲的對話,愚蠢的糾正代名詞 07/08 18:25
xrdx: 是政確"也"會,講得好像政確不會一樣 07/08 18:25
Koyomiiii: 差低 07/08 18:25
reaturn: 政確不一定會啦,但硬要政確就一定會 07/08 18:26
egg781: 政確理念粗暴的往玩家臉上砸 07/08 18:26
john5568: 壟斷啥?steam滿滿的獨立遊戲阿,ns上也一堆 07/08 18:26
Annulene: 感想 太長 消費者不會想那麼多 完 07/08 18:26
macocu: 這作者要不要先證明自己沒有轉移戰火,呵呵 07/08 18:27
john701966: 搞臭一個產業現在要開始洗白搞切割囉 07/08 18:27
Lizus: 以索尼來說 死亡擱淺 劍星和星鳴特攻都索尼發行的 也不能一 07/08 18:27
Lizus: 概而論 07/08 18:27
RockZelda: 問題是DEI就是找大資本寄生啊 07/08 18:28
StarTouching: 看起來就是想無視市場反應 一意孤行 07/08 18:28
reader2714: ㄏ 左膠 07/08 18:29
ryanmulee: 報導者難得會有我不認同的,一方之言就看看吧 07/08 18:29
krousxchen: 蘋果還是有在審查手遊吧 07/08 18:29
astinky: 比較像是大資本追逐他們以為的主流才往DEI走去吧 07/08 18:29
macocu: 不過作者有嘴LGBTQ+塑造角色很爛就是了 07/08 18:29
a125g: 笑死 07/08 18:30
GAOTT: 懂了 都是資本家害的 玩家請支持共產主義 07/08 18:30
astinky: 高層自己沒在玩遊戲卻又插手干預 07/08 18:30
egg781: 不認同毀滅戰士那一段,你不爽你可以出一款毀滅女士 07/08 18:30
Whitelotus: 政確是政確 資本壟斷是資本壟斷 把兩個問題混在一起沒 07/08 18:30
Whitelotus: 有比較好解決 這女的想打資本家 別拿反政確網友當槍使 07/08 18:30
RockZelda: 而且她論點好像是要玩家支持遊戲開發者,形成一股勢力 07/08 18:30
StarTouching: 報導者立場本來就偏左一點吧 07/08 18:30
RockZelda: 由基層給予上面決策者和硬體開發人員制衡壓力 07/08 18:30
kasim15: 推反資本 07/08 18:31
GAOTT: 打土豪 分田地 打資本 救遊戲 07/08 18:31
RockZelda: 最終推翻資本制約的市場….遊戲界的共產主義? 07/08 18:31
kinuhata: 硬塞政確塞到人設亂改劇情崩壞還不叫毀了遊戲 好喔 07/08 18:31
shoiguang: 大資本沒那麼無聊 是那些人很大聲喊加上政界醜聞大爆發 07/08 18:31
shoiguang: 每個政客都想搶道德高地自保 07/08 18:31
o07608: volvo最近有出過什麼遊戲嗎XD 07/08 18:31
StarTouching: 同樣核能議題 泛科學比較全面中立 07/08 18:31
egg781: 她的論點基本上跟白日夢沒兩樣 07/08 18:32
pauljet: 自己的選擇 玩家不再買單歐美大作 跑去玩包緊緊更瑟 原 07/08 18:33
pauljet: 神成為史上最賺二遊 不是它本身品質過硬 而是沒有競爭對 07/08 18:33
pauljet: 手 07/08 18:33
dbfox: 聽君一席話 如聽一席話 07/08 18:33
strlen: 衛報極左中的極左 滾 07/08 18:33
RockZelda: 「錯的不是基層開發者,是上面掌握錢和權力的大人物」 07/08 18:33
RockZelda: 有沒有很眼熟? 07/08 18:33
Lizus: 大資本說穿了 其實就是什麼都想賺 DEI和反DEI都要 最後就是 07/08 18:33
Lizus: 比哪邊消費力高 07/08 18:33
StaticSRB: 大資本我只聽過黑石原本要搞DEI 最近好像放棄了? 07/08 18:33
pauljet: DEI不是沒有想要干涉二遊 只是人家扛住了 07/08 18:34
pauljet: 扛住壓力就該賺就能賺 是你們歐美不要賺的 07/08 18:35
reader2714: 不是原本要搞DEI 是現在的DEI就黑石搞的吧 07/08 18:35
SinPerson: 政確開始展露頭角,幾乎就是配合歐美推動ESG的時期 07/08 18:36
pauljet: 你們不要的市場還不准中國遊戲接盤? 07/08 18:36
jeffy84123: 玩家為什麼要在乎遊戲怎麼做出來的,當然是在乎遊戲 07/08 18:36
jeffy84123: 內容啊,血汗跟玩家說幹嘛... 07/08 18:36
civiC8763: 她有沒有玩遊戲?玩什麼遊戲? 07/08 18:37
RevanHsu: 內容其實講的不錯 別看到標題就起乩 07/08 18:37
JUSTMYSUN: DEI不會嗎?那就繼續啊幹嘛停 繼續啊 07/08 18:37
pauljet: 一模一樣的論點 已經毀滅了美國羅曼史小說界 07/08 18:38
scott032: 政確仔不要寄生大ip沒人會不爽 07/08 18:38
qscgg: 這個瑪利亞迪特是誰?有什麼成績? 07/08 18:38
hutao: 拒絕資本壟斷做出「無聊」遊戲,但現在無聊遊戲跟他說的資 07/08 18:38
reader2714: 講的不錯個屁 07/08 18:38
hutao: 本代表沒什麼關係耶,內容矛盾哪有什麼內容 07/08 18:38
bladesinger: 玩家只在乎遊戲好不好玩,你摸著良心告訴我她提倡那 07/08 18:39
bladesinger: 一大堆跟遊戲好壞怎麼成立正相關? 07/08 18:39
bestteam: 對獨立遊戲來說steam很友善了吧 還要被提壟斷喔 07/08 18:39
RockZelda: 說的內容算是有道理,但希望玩家更深入參與遊戲開發者 07/08 18:39
RockZelda: 和大公司之間的勢力競爭,這論點好像有點奇怪 07/08 18:39
intela03252: 最後一段聽起來就像是在情勒,當開發者作出符合公司 07/08 18:40
intela03252: 方針的遊戲,那他們就是跟公司同一陣線,沒必要區分 07/08 18:40
e49523: 玩家就只能拒買啊 扯一堆幹麻 不賺錢資本自然會妥協 07/08 18:41
fahr: 大家都上架商店公平競爭。不用想太多。 07/08 18:41
gn02218236: 索尼也就算了 蘋果根本沒有參與遊戲產業 你他媽智障 07/08 18:43
gn02218236: 嗎 07/08 18:43
k7626773: 轉移話題而已,DEI最好沒份 07/08 18:43
OEC100: 不是原因怎麼解釋看到有政確元素的遊戲搞砸機率極高 07/08 18:43
SinPerson: 符合期望的女角其實在日本作品不少吧 但因為外型反而 07/08 18:44
SinPerson: 不會被接納 07/08 18:44
RevanHsu: 不過裡面講靠消費無法決定公司走向這倒是小看消費者了 07/08 18:44
RevanHsu: 用要不要買反應其實是最直接的 07/08 18:44
cm751298: 看第一行就可以下啦了 通篇廢話 07/08 18:47
iamnotgm: 又一個女權在喊不是DEI的錯 07/08 18:48
groundmon: 我一向不認同消費者該去在意遊戲怎麼被做出來,唯一該 07/08 18:49
groundmon: 在意的就是遊戲內容本身。不管是黑心企業壓制員工,還 07/08 18:49
groundmon: 是製作人是性侵犯還什麼罪犯,那些都另外有其他法律在 07/08 18:49
groundmon: 處理,不是消費者的責任 07/08 18:49
ballby: DEI就是大資本的產物,不然大廠哪會投資 07/08 18:49
ballby: 這些看起來就是一坨不可名言之物的遊戲 07/08 18:50
Pegasus99: 腦子是好東西 人人都該有 尤其是想上媒體說話很大聲的 07/08 18:51
Pegasus99: 人 07/08 18:51
catloli: 這種滿嘴階級資本的直接丟到垃圾桶 07/08 18:52
shikop: 轉移焦點吧 都是they的錯 跟政確無關 07/08 18:55
shikop: 過度干預市場就是被消費者討厭 07/08 18:56
charlietk3: 每次DEI被重挫就會有這類企圖偷換概念的洗白文章鋪天 07/08 18:58
charlietk3: 蓋地的出現 07/08 18:58
feedingdream: 半對半錯最容易騙到人,這就只是轉移焦點。說什麼 07/08 18:59
feedingdream: 遊戲公司知道什麼內容才可以賺錢,卻直接忽略SBI這 07/08 18:59
feedingdream: 種DEI強盜在後面動手動腳。甚至扭曲遊戲門悲劇的本 07/08 18:59
feedingdream: 質也是那些垃圾掌握媒體。 07/08 18:59
ernova831: 遊戲好不好玩我不知道但我看到政確要素就不想玩了 07/08 19:01
johnny3: 小團隊做的DEI遊戲大家也不買單阿 07/08 19:03
sank: 資本和政確根本兩回事,就像海龜吸管和手搖飲 07/08 19:03
LouisLEE: 將問題歸咎給資本並不能解決,最初做出多元價值分數,並 07/08 19:04
LouisLEE: 以此來評估要不要斷工作室金流的,可不是但一資本企業能 07/08 19:04
LouisLEE: 決定的。 07/08 19:04
hankiwi: 看風向不對開始裝無辜了喔?這種就是被DEI派出來偷換概 07/08 19:04
hankiwi: 念的 07/08 19:04
Xration: 資本很爛 政確更爛 07/08 19:07
※ 編輯: HarunoYukino (27.53.33.37 臺灣), 07/08/2025 19:11:58
c24253994: 但是你猜怎麼著?做出政確遊戲的都是大資本公司,而且 07/08 19:11
c24253994: 遊戲品質稀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zzz 07/08 19:11
davidliudmc: 女權拿DOOM當盾牌 真的笑死 07/08 19:12
zephyrmartin: 感覺作者說的很多東西跟我理解的不太一樣欸 07/08 19:16
holebro: 有資本的人不就在舔女權 部舔都要被罵 07/08 19:22
asdfg0612: 純粹是大資本容易被DEI看上吧 07/08 19:24
tim8333: 這言論就很民主黨dei 07/08 19:25
NovaWolf: 笑死 兩個本就一夥的 現在搞砸被丟掉了才想到要噴對方 07/08 19:27
NovaWolf: 果真左派自助餐 07/08 19:27
su4vu6: 事實 07/08 19:27
su4vu6: 政確不會毀了遊戲 有錢的政確才會 不然誰理你 事實 07/08 19:28
takanasiyaya: 放屁,而且還可以灑尿牛丸,政確的財閥 07/08 19:30
jeeyi345: 讓步輸一半喔 前兩年秋的跟什麼一樣 07/08 19:31
jeeyi345: 大資本很可惡 再給你們深入把持各個擊破是吧 07/08 19:32
goodjop11: 隨著製作遊戲流程的最佳化,有些不賺錢的方式本來就會 07/08 19:33
goodjop11: 慢慢淘汰不是嗎? 07/08 19:33
Landius: 我需要師爺翻譯翻譯 07/08 19:33
starsheep013: 笑死,你沒拿資本挾持,你以為人家沒事喜歡放政確喔 07/08 19:34
goodjop11: 這很像是打寶遊戲跑去討論區抱怨冷門流派的效益不夠, 07/08 19:34
goodjop11: 可以就是效益不夠才冷門啊 07/08 19:34
jeeyi345: 2014年「電玩門(GamerGate)」爆發,....誰從這場文化 07/08 19:37
jeeyi345: 戰爭中得到了最大好處?答案是:遊戲公司 07/08 19:37
jeeyi345: 打模糊仗然後推給遊戲公司當共同敵人 媽的遊戲門就是" 07/08 19:39
jeeyi345: 品質差的獨立dei遊戲道德綁架不買跟批評的人"爆發的, 07/08 19:39
jeeyi345: 在那各打五十板 07/08 19:39
mrmowmow: 選一些能力差的弱勢族群也是dei唉,可不只有遊戲議題選 07/08 19:39
mrmowmow: 擇的問題,我看ubi會倒閉,一堆政確冗員也脫不了關係 07/08 19:39
huwei200035: 這世上並不是只有3A遊戲好嘛...鬼扯什麼 07/08 19:39
jeeyi345: 對錯那麼明顯的還能凹 理中dei也就這樣了 07/08 19:39
jeeyi345: 對了 當時爆出那些幫劣質遊戲開發者講話的都是陪睡換來 07/08 19:40
jeeyi345: 的狗公 非常反dei 07/08 19:40
pauljet: 公關十一講應該放入小學教科書 07/08 19:45
charlietk3: 小資本DEI遊戲如何慘烈真就一點不提啊 07/08 19:46
charlietk3: 一個Dustborn就可以把這整篇鬼扯論破 07/08 19:47

😊 希洽 C_Chat 版:熱門文章

😊 希洽 C_Chat 版:更多文章